一片丹心为患者,两袖清风是仁医——赞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卜开初
浏览次数:日期:2018-11-22 15:08:09
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,坐落于美丽的洪泽湖畔,肩负着洪泽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健康使命。在国家建设医联体的惠民政策下,在院领导充分整合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正确决策下,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与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,成为了紧密联系的医联体“兄弟”单位。
于此同时,有一位医生,为了满足两院不同病人的医疗需求,每周来回奔波于两院之间,他的名字叫做卜开初。
不念仕途念杏林,见微知著显医风
洪泽区人民医院的前身是洪泽县医院,成立于1956年9月,仅比洪泽设县的时间晚4个月。特殊的时代背景下,洪泽县医院的医生护士,大都是从其他地方下放过来的知青。
1968年,二十岁的卜开初从部队回到地方,成为洪泽县医院的一员。但是没过多久的他,觉得在部队卫生院学到的知识太有限,而且发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,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很快,通过自学的卜开初考入了南京中医学院。1971年,毕业后的卜开初选择回到了洪泽区人民医院,也正是如此,他成了洪泽区人民医院历史上第一位洪泽籍本地的临床医生。
卜开初不仅热爱医学,对文学也是充满了兴趣。不到三十岁的他便在当地宣传部的帮助下出版发行了第一本书,因此也深受当时宣传部部长的赏识。此时宣传部有一个科长的职务空缺,领导有意调任卜开初到任。
但是这件事却成为了他的心头病。一方面是对自己有着知遇之恩的部长,他爱才惜才,重视自己,尤其是为了帮助自己出版书籍不仅开具了介绍信,还在车辆及其少的情况下派车并陪同前往南京的做法很让自己感动,直接拒绝怕会伤了和气;另一方面,是自己热爱的医学行业,自己花了这么多努力,除了是自己的一腔热血,更是自己有着济世救人的初衷。
最终,拒绝部长好意后的卜开初,放弃了官路回到了医院基层。不贪财不图名的他是任劳任怨,兢兢业业。卜开初把自己比作医院的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除了门急诊外,中药房、档案科,他都待过,甚至单位缺会计了,卜开初也兼职过一段时间的会计。逢年过节了,大家都希望自己早早的回家,于是值班的任务就落到了卜开初的身上。长此以往,大家就看到大年三十晚上,仍有一个人在办公室值班到很晚,大年初一一早又赶过来值班,那个人就是卜开初。虽然值班的时候通常都不忙,但是他仍然坚持待在办公室里看书学习。
是金子总会发光。卜开初的一举一动都被当时院领导看在眼里,领导不仅多次对他进行了表扬,更是要他担任科室的领导,说要推荐他入党。没到这时,卜开初就会找到领导,表明自己的态度。他说,自己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且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,但是不想要任何的任命,毕竟自己本职还是个医生,治病救人的业务不能放。
救死扶伤拒谢礼,廉洁奉公展医德
因为自己的良好表现,卜开初于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从此,他开始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,党员是身份,医生是职业,他认为,一个拥有党员身份的医生就是要敬业奉献,一个以医生为职业的党员更是要严于律己。
因公谋私,这个词在卜开初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。有一次,他被单位派到南京去出差,需要留宿一晚,于是他就找到了一个旅馆,向房东要了一间最便宜的客房。这间客房是存放杂物的地下室临时整理的。即使是恶劣的环境和房东的调侃,都没有动摇他的朴实之心。
正是这种大公无私的性格,卜开初充分得到了组织和领导的信任。那年头,物资采购是一门“油水”活。但是严于律己的卜开初从未利用职务便利获得一点好处,不仅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,更是为组织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。
行医几十年,卜开初治好的病人数不胜数,难免会有表示感谢而送礼的。“如果拿病人的钱,我还配做个党员吗?”这句话卜开初常常用来鞭策自己,也正是这样他能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党员作风,不仅从不向单位和组织“沾光”贪便宜,也从不私拿病人的一分一毫红包。
万集镇有一位84岁的老太,为了感谢卜开初的治病之恩,不顾当时恶劣的交通条件,到医院找到了他。卜开初从这位身形佝偻、步履蹒跚的老太手中接过信封,发现信封里不是感谢信也不是钱,而是生鸡蛋,三个生鸡蛋。当卜开初表示不收礼的时候,老太以为他觉得东西少不肯收,含着眼泪说到,家里面穷没有钱,只有一只鸡,养了好多天才有了这三个鸡蛋,请卜医生不要嫌弃。卜开初赶紧握着老太的手解释道:治病救人是自己的分内工作,能治好您的病是我的福气,您的好意我心领了。您家的条件都这样了如果我还收您的东西,那我还配做个党员吗?最后卜开初把老太送到了楼下,看到老太心安地回家了他也才放心地回到了诊室。
无独有偶,有一位老汉,家里四个女儿一个儿子,最小的儿子又生了重病,前期住院治疗花了不少钱。由于家庭条件不好,爱子如命的老汉急的是眼泪横流,已经做好了卖房子维持治疗的准备。在卜开初精湛的医术治疗下,小儿子很快就出院了。老汉感激卜开初的救命之恩,于是趁着一天下班病人都离开了之后,把诊室的房间门关上,哆哆嗦嗦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手帕,要塞给卜开初手里。卜开初一看就知道那里面卷的是钱,连忙拒绝老汉。老汉自知里面的钱不多,赶紧说,卜医生你千万别觉得少啊,原本为了儿子治病我都准备卖房子了,现在儿子出院了房子也不用卖了,这钱是从儿子的药费里抠出来的,你一定要收下啊。说到这里,老汉的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。卜开初连忙解释说,治病救人是我的工作,更何况你儿子的病还需要继续调养,还有要花钱的地方呢,帮你剩下了房子是好事,现在我拿你的钱不是趁火打劫吗,那我还是个人吗,还配做党员吗。说到这里,老汉的泪水已然控制不住,一边哭一边连连道谢。过了一阵子,老汉又来了,这次他带着自家产的几斤土特产,硬要塞给卜开初:卜医生,这是自家产的,不要钱。卜开初实在觉得盛情难却,于是笑着说:既然不要钱的,那我收下了。随后又关心起了老汉儿子的病情。
卜开初不从病人那里收礼,不论病人贫穷或是富贵。再有一次,一个干部家属来到卜开初的诊室,同样也是为了送礼表示感谢。那人当着其他病人的面开口就说:卜医生,上次借您的钱我来还给你了。卜开初心想自己并没有借钱给他啊,心知一定又是来送礼的,于是以忙着看病人为借口,让这人先回去。可这人不死心,一直等卜开初看完了病人,于是卜开初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借过别人钱,那个钱自己也不能收。干部家属说,卜医生,您就收下吧,我们家条件挺好的,这2000块钱不算什么。其实在当时,2000元已经不算个小数字。看到那信封里一张张崭新的钞票,卜开初仍没有心动,他笑着说:不差钱那好啊,给我一百万,你家有吗?家属连忙说,卜医生您开玩笑呢,我们家条件好也没好到那里啊。这次送礼的事情在卜开初一句玩笑中落下了帷幕。
认识卜开初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药,药效特别好,大家也经常跟他要。卜开初也是有求必应,谁要基本上都给,这一传十十传百,要的人也是越来越多,治好的人少说也有几千人。但从头到尾都是卜开初自己的出的钱做的药,从未收过一分钱。
严谨求实图进取,钻研医术求益精
医生这个行业的特殊性,要求他们活到老学到老。卫生部制定的医学道德规范第七条,就是“严谨求实,奋发进取。钻研医术,精益求精。不断更新知识,提高技术水平。”
卜开初从年轻时就喜欢看书学习,除了本专业的医学书籍外,对文学的追求也是锲而不舍的。医学和文学的相辅相成,使得他在成文著书方面也是驾轻就熟。他对医学和文学的探索不断深入,潜心学术,成就颇丰,曾经五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医学学术交流。
在一次中日医学交流会上,大家轮流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心得,与两国学者共同探讨学习。轮到卜开初时,他刚介绍完自己“相同疾病在不同人身上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”的观点时,一位日本学者便嘲笑着说道:同种病同种方法就能治疗,你这个观点明显是学风不严谨啊。说罢,在座不少日本学者都笑了起来。
卜开初礼貌的回应他: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生活习俗相近,大都以米面为主食。那么请问,您知道米和面有什么不同点吗?
日本学者想了想说:米可以做成米饭,面可以做成馒头等面食。
卜开初笑着回答:您这个回答有点像小学生问答呀,没有回答到点子上啊。
日本学者面露难色:那您说一下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?
卜开初认真的回答道:米是稻子经过夏季炎热曝晒成熟的,面是小麦经过冬季严寒冰冻成熟的,阴阳寒热明显不同啊。
日本学者此时哑口无言,卜开初趁势补充道:米面尚且如此,何况人还分男女老少,更何况黄白黑人种差异,难道针对同样一种病,所有人不分差异都采用同样的方法吗?
说到这里,那位日本学者连连称赞“佩服!佩服!”,在座的所有人,不光是我们国内的学者,就连日本学者也都鼓起了掌。事后,那位日本学者,追着卜开初拍照留了恋。
事后再回想起来,卜开初说,这不光是为了自己的面子,作为一名党员,在这种重大的国际学术交流更是要为党争荣、为国争光。
除了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外,卜开初还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高校的宣讲。每每讲完课,卜开初还会给学校赠书题字。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听完讲座,不仅佩服卜开初深厚严谨的治学水平,也赞叹他一手刚劲方遒的毛笔字,纷纷感慨,他要是能留下当我们的老师该多好啊。
卜开初有一个口头禅,那就是“处处留心皆学问”。现在的病人生病了,不像以前,都会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下,然后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什么病,其实不然。碰到这样的病人,卜开初便会在确诊后告诉病人真正的病因,并详细解释给病人他的误区在哪里,有时候难以理解的,还会亲手写下来。
现如今,已经70岁的卜开初,仍旧保持着良好的治学著书习惯。不抽烟不喝酒的他,平时休闲娱乐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看看电视。为了编写最新的中医论著,他坚持了十个月不看电视。正是这样的卜开初,已经累计出版了近30本书。
学术高明的卜开初,临床水平也非常的高。曾经有病人在省级医院ICU住院28天花费了近30万没有好转,家里人基本上放弃了,于是就住到卜开初的病区碰碰运气。令他们惊讶的是,卜开初药到病除,病人不仅好转,调养后竟然可以正常的上班了。等省里的医院电话回访得知病人好了以后,都觉得不可思议。好多下不了床的病人,在卜开初的治疗下,恢复了正常的行动力。这也是卜开初在病人中有口皆碑的原因,有些病人家庭甚至祖孙四辈都在他这里看过病。当问到病人们为什么会找卜开初看病时,他们都会笑着说:他是个老党员、老医生,他的技术我们放心!
在被问到为什么能够保持这样一个良好的医德医风时,卜开初说道,现在的药店,巴不得有病人多买药,多买了还送鸡蛋,现在一部分人的心态已经变质了。反观过去的药店门口总会贴着一副对联,上面写着“但求世间无人病,何惜架上药生尘”,那时的药店经营,讲究一个“仁”字。正是这一个“仁”字,被他当做自己身为党员的操守标准,更是贯穿了他职业生涯的道德标杆。
从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,到1992年提升为医院门诊支部书记,再到如今退休返聘,已经70岁高龄的卜开初,在洪泽地区行医已经50年了,却仍旧发扬着一名老党员的光荣传统。已是古稀之年的卜老仍然精神翟烁,神采奕奕,坚守在医院的一线岗位上,他知道,洪泽乃至全国地区,依旧有很多病人需要他的帮助。正是这样精于事业忠于党的他,才能够在业内业外屡获殊荣:淮安市优秀党员、淮安市劳动模范、淮安市优秀知识分子等等等等。他每天除了上班外,仍在坚持学习。他的书柜、书架里摆满了各类的书。办公桌上一个老旧的活页台历,印证了这几十年来他的勤俭节约。也正是这样不追名逐利的他,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。
一片丹心为患者,两袖清风是仁医。这样的卜开初,怎么能够不令人赞叹呢。
(陈庚)